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25的文章

法寶介紹: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(manuscript)

圖片
法寶介紹: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.108遍心經手抄本 ​ ​ ​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, 簡稱《心經》, 是 闡述 大乘佛教 空性 和 般若智慧 的重要經典。 此 手抄本 特別設計為 108遍的抄寫格式, 旨在 讓讀者通過反覆書寫, 深入體會經文的智慧, 達到修身養性的效果。 手抄經書 不僅能培養專注力, 還能淨化心靈, 是修行者常用的修持方法。 ​ 🙏 線上申請 / 閱讀:(可合併其他法寶一起申請,減少郵寄次數) https://www.hwadzan.com/archives/112865 ​ 🙏 法寶禮請專區: https://fabo.hwadzan.com/ ​ 🙏 現場請領地址:社團法人中華華藏淨宗學會 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41號2樓之1 (捷運象山線 信義安和站五號出口左轉,步行約5分鐘即達) ​ 🙏 聯絡我們: https://www.hwadzan.com/about ​ #淨空老法師 #悟道法師 #華藏淨宗學會 #南無阿彌陀佛 #華藏淨宗弘化基金會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A3jQzBSWf/ 108 手抄本 英文 (manuscript) 手稿 Handwritten 手寫 標籤: 法寶, 抄經, 修定,

《心經》大家常常念,觀世音菩薩,觀自在菩薩,自在!自在就樂了,不自在就苦了。所以佛法給我們的是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。(issara)

圖片
淨空法師:【觀自在菩薩】自在就樂了,不自在就苦了 🔹萬事皆空,惟有因果在。 這是一點都不錯。 由是觀之,人生在世,有何趣味? 這句話的確是把人間看破了,我們常講看破世界。 這樣說起來,學佛的人不是很悲觀嗎?人生有什麼意思?有什麼趣味? 🔹也許有很多人聽了這個話,學佛很消極,佛法是消極的,殊不知這些話不是給學佛人說的,是給沒學佛人說的。 🔹學佛的人不一樣,人生在世趣味無窮,他真的覺悟了,他真的明瞭了。 沒有學佛,你被環境支配,被命運主宰,這個很可憐,的確是沒有意思; 學了佛之後,我們支配環境,主宰命運,得大自在。 《心經》大家常常念, 觀世音菩薩, 觀自在菩薩,自在! 自在就樂了, 不自在就苦了。 所以佛法給我們的是 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。 本文節錄自《金剛般若研習報告》第68集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1DqZL6cjkC/ 內觀自在,外觀世音。 自在(梵語:ईश्वर,羅馬化:īśvara;巴利語:issara)[1], 音譯伊濕伐羅, 印度教和佛教用語, 又作無礙、縱任, 即自由自在, 做任何事均無障礙; 梵語還表示 主人、祜主, 故又可譯為 自在主、自在祜主, 印度教譯為上主。 標籤: 自在,

遇到一些大的違緣,如地震、海嘯等等時,大家都要念《心經》。(blessing)

圖片
遇到一些大的違緣, 如地震、海嘯等等時, 大家都要念《心經》。 佛經中也有記載: 以前帝釋天受到魔王波旬的侵害時,就觀想空性,念誦《心經》以度過危難。 我們平時隨身攜帶《心經》,或是將其供奉於佛堂,或睡覺時放在枕頭上方, 依靠般若空性的力量與加持,所有的惡夢、惡緣等全部可以遣除。 可能有人會問: 到底什麼是加持呢? 所謂加持, 就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,無形的力量。肉眼看不見的東西非常多, 比如 藥有藥的加持,電有電的加持,任何東西都有一種力量和加持。 同樣的道理,《心經》的加持有空性力量的加持,也有佛威德力的加持,還有真實諦的加持,再加上我們自己對《心經》信心力的加持等等。 當自己具有信心,並聚合其他幾方面的因緣時,一定會遣除邪魔外道的損害。 諸位如果在以後的修行中遇到違緣、困難或痛苦時,應該心觀空性,專注於空性境界,然後念誦《心經》,因為觀世音菩薩的加持的確是不可思議的。 在漢地,也有很多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事跡或感應篇, 尤其是在古代, 高僧大德們在遇到違緣時,祈禱觀世音菩薩而獲得救度的故事是屢見不鮮的,相信很多道友都看過不少這方面的書。 甚至有些不信佛教的人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,功德也是相當大的。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A6KR9Frh1/ 加持 英文 blessing 祝福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

【心經是一切衆生出苦慈航。】【念佛就是觀自在】這句佛號即是真般若。經中: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,均指般若。

淨空老法師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Master Jingkong Heart Sutra - YouTube

《心經》共268字。正文260字,題目8字。這268字,把佛教的要義,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講得極為透徹。《心經》是打開佛法大門的鑰匙,是我們學習佛法的綱領,也是我們觀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。

《心經》一開場「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-----」,因此讀過《心經》的人可能會有疑問:「觀世音菩薩與觀自在菩薩,有何區別?」 觀自在菩薩名號意義為何?觀自在菩薩又在哪裡呢?觀音信仰者不可不知!

《玄一心經》the-heart-sutra

【你就是觀自在】菩薩叫大家要離境,就是要離開這些境界,你到最後要觀自己的心。觀心就會無心,觀心要觀到自己沒有心。無心了,心空了,你的心就會境寂。所以一切法如幻如化,所有人間的一切,都是像夢幻泡影一樣的,當你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的時候,你就是一切法得自在,你什麼都得自在了,你就是「觀自在」。

我們要像觀世音菩薩那樣,時時觀照自己,看看自己觀人自在不自在,觀事自在不自在,觀境自在不自在。時時觀照自己的心,看心自在不自在,能夠時時刻刻觀照,都覺得很自在,這就是幸福的人生。

【地獄門前僧眾多】是指出家人,這是片面的。 地獄門前往往修行人還多,你說冤枉不冤枉?可是你不修行也不能解脫啊,修偏了就變成邪門外道。因為你的心很執著啊,有些人不修還好,越修反而越壞。

慧律法師開示《心經》 - YouTu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