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。即說咒曰:揭諦。揭諦。波羅揭諦。波羅僧揭諦。菩提婆婆訶。「自度啊!自度啊!快求自度到彼岸啊!而且要快來救度大眾到彼岸啊!快快地覺悟自救吧!」- Gate
早在釋迦牟尼之前,印度傳統文化的重心——婆羅門教,素來便很重視咒語的神秘性。他們也和密教瑜伽士們的信念一樣,認為咒語的作用,可以與形而上天神的心靈,直接感應而發生效力。等於修持密法念誦咒語的人,認為咒語便是佛菩薩的電報密碼相似,可以呼應通靈,互相感召。
因此,念誦咒語,絕對用不著去運用思惟,只須深具信念,專心一志去念就好。上古的印度,不但婆羅門教,佛教如此;其他如瑜伽術以及任何教派,大體上也都相信咒語具有神奇的能力。
如果從釋迦牟尼所傳「顯教」的經典而言,他是極力破除迷信,提倡智慧上的正思惟。但是積重難反,因此大乘的經典中,有時也利用梵文字母音聲的作用,闡聲教義的重點。
例如,在中國佛教的顯教中,普通最為流行的觀世音菩薩所說的《心經》,其末了的一段,便是採用這種方法,利用一般人習慣的觀念,強調地宣說般若(智慧)的解脫法門,就是至高無上的咒語。如云:
「故知般若波羅密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
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。即說咒曰:揭諦。揭諦。波羅揭諦。波羅僧揭諦。菩提婆婆訶。」
其實,最後的咒語自「揭諦」開始,它的內容,並非是不可明說的密意。只是不加說明,反而更為有效。這如同孔子所說:「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」的道理一樣,有時反而更有效果。
但是人們的心理總很難說,永遠就像一個小孩,愈是不讓他知道,愈要迫切地求知。
因此也有人強作解人,硬把它的內義很簡單地譯成說明了。
所謂「揭諦」以下的意義,便是包括「自度啊!自度啊!快求自度到彼岸啊!而且要快來救度大眾到彼岸啊!快快地覺悟自救吧!」等道理。
但由此也可說明印度文化中重視咒語「聲密」的神奇,便早在佛教以先就已存在。
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述著《#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祕學》第三講 密宗的神秘──近於神人之間的龍樹╱ p. 26
#南懷瑾老師語錄 #咒語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47502431013/posts/pfbid0oRDVQ8qimr5nYfijzJFX4FRf7VPkramF6M6GAhUgfmfQcJe9N1VPpK9XQt2FK2qwl/?mibextid=9R9pXO
揭諦 Gate